有人提了这么一个问题:小米SU7(图片|配置|询价)和众泰都借鉴了保时捷的外观,但为何小米大获全胜,而众泰却玩砸了?
根本原因很简单:小米是踏踏实实学本事,众泰只想走捷径耍小聪明。

众泰:面子工程害了自己
众泰造车多年,有厂房有生产线,2017年推出SR9时,直接照搬保时捷Macan的样子。一开始挺火,有人加价三四万抢着买,觉得花10万就能开出“百万豪车”的范儿。但问题很快就来了:
1. 质量太差:车主吐槽发动机漏油、变速箱异响、天窗漏水,甚至半路掉零件。售后还爱答不理,口碑一落千丈。
2. 开出去丢脸:懂车的人一眼认出是山寨货,车主被笑“没钱硬装”,心理压力大。网友调侃:“换保时捷车标都救不回来!”
3. 技术跟不上:连国六排放标准的发动机都搞不定,研发投入几乎为零。结果销量从月销2万辆暴跌到连续12个月卖不出1台,最后彻底停产。
小米:把“学样子”变成真本事
小米第一次造车,雷军赌上全部身家。学保时捷Taycan的设计,但不是照抄,而是下苦功练内功:
1. 性能硬刚豪车:双电机四驱,2.78秒破百,比特斯拉还快;续航830公里,充电5分钟能跑220公里。底盘用高端配置,刹车比保时捷更稳。
2. 智能科技碾压对手:自研智驾系统,自动泊车、城市导航全搞定。车机流畅度吊打特斯拉,还能联动小米手机、智能家居,开车像用手机一样顺手。
3. 价格砍到三分之一:保时捷Taycan卖150万,小米SU7顶配才30万。年轻人直呼:“这性价比,太爽了!”
结果呢?上市11个月狂卖32万辆,二手保时捷都因此贬值。
成败关键:尊重用户,才有活路
众泰只想靠“样子货”赚快钱,把消费者当傻子,结果彻底玩砸。小米从零开始,雷军亲自盯研发,死磕技术和体验,用户要啥就给啥:
- 嫌手机支架难用?小米自己设计适配车型的支架。
- 怕智能系统卡顿?直接塞进旗舰手机芯片。
- 担心售后?全国建了59家门店、40个服务中心,交车即到位。
说到底,学别人不丢人,但只学皮毛就是自毁前程。小米把保时捷当老师,却练出了自己的功夫;众泰只偷了张作业纸,连考试都没撑到。这差距,哪是换个车标就能追上的?